
这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留学生的投稿,关于他追求QS排名的故事。
在高中毕业之前,学生A一直都在留意QS世界大学排名,看着马来亚大学的名字赫然列在前百。这几乎成为他留学大马唯一的动力,他告诉父母,这可是世界名校,就读UM相当于国内985/211院校,要知道原本的他只在本科线的上下徘徊,离知名一本院校还离的远,但是这下他觉得能够逆转人生了。
毕业后,他便找好了中介,但是热门专业的竞争是他想象不到的激烈,他的分数只能申请一些冷门专业,中介劝说把目标放在其他院校,马来西亚有许多高排名适合他的院校,但是为了“QS百强名校”这个称号,他咬咬牙选择了一门冷门专业,很快他便拿到了offer。
入学后的他还没有来得及喜悦,就被语言压力和课堂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恍恍惚惚的过完第一学期后,成绩单上满是C和D,没有信心的他狼狈的找到中介要求转学。这次,经过仔细筛选和申请,他转入了一所QS排名前500的院校,就读了自己当初心仪的专业。最后,顺利毕业。
“当初以为在马大就是赢在了起跑线,殊不知跑错了赛道,再闪耀的起跑线也毫无意义。”
好在学生幡然醒悟,代价却是一学期的迷茫与挫折,要知道排名只是参考,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留学可以逆转人生,但是却要量力而行,盲目追求排名,只会适得其反。
QS排名不是儿戏
看榜单的人多,但是能读榜单上学校的人,是少数。不能因为马来西亚是发展中的国家就质疑他们的教育水平,马来亚以及其他前四公立大学,作为马来西亚教育体系的顶尖院校,是不可能存在“水”的说法。
不知何时,大家已经觉得马来西亚就是学历印刷机,以至于认为百强名校马来亚大学也是宽进宽出。因不良中介的一句“低分进QS百强名校”而沾沾自喜的学生不会想到,自己能不能毕业还是个问题。马来亚大学发布的学业报告中,国际本科生首年挂科率高达37%,其中工程、医学、法学成为“重灾区”。所以,QS前百强的毕业难度是真的跟排名成正比。
国内HR在意QS排名吗?
学历比起QS排名来说,要重要的多。你是大专还是本科还是硕士,这才是HR看的第一步。其实排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即使你是TOP500开外的院校,只要是正规学历,受中留服认证,均可以考公考编,与国内本科生享受一样的待遇。
留学是逆袭的机会而非结果
马来西亚确实可以让原本只能上大专的学生就读国际本科,也可以让考研失利的学生步入硕士殿堂,但是没有办法直接让学渣变成学霸。马来西亚给予的是逆袭的机会,而不是结果。真正让自己实现逆袭的,是自己每天努力在那里复习,每天泡在图书馆啃书,每天赶due到深夜。
留学并不是仅仅是看QS排名,选好心仪院校那么简单。老师并不会因为你是国际生而降低学术标准,企业也不会因为你是QS高排名的毕业生而高看一眼。最终还是要取决自己的能力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