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书教育
微信扫码 知乎主页
热线电话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 院校介绍

东南亚私立第一!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马来西亚篇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研究型大学最全面、最均衡的评估体系——数据基于对近1900万篇研究论

分享到:
点击次数:1360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13:58:40 打印此页 关闭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研究型大学最全面、最均衡的评估体系——数据基于对近1900万篇研究论文的分析、150万份学术声誉调查投票及全球3000余所高校的详细数据。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涵盖115个国家/地区,共有2,191所高校上榜,再创历史新高。

 

排名亮点

 

亚洲共有来自36个国家/地区的929所高校上榜本次排名。

英国牛津大学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榜首。

清华大学为亚洲榜首再次蝉联世界第12名,领跑中国大陆及亚洲高校。

中国香港是全球唯一拥有至少三所上榜高校的地区。

印度成为亚洲上榜高校数量最多的国家/地区,共有128所高校上榜

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位居全马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享誉国际的马来亚大学。

 

排名方法论

 

使用18经过仔细校准的绩效指标,其中出境交换生是一项新指标,虽然目前其权重为零,但将来会被纳入计算中。排名的绩效指标仍然分为5个方面,但命名有所更改,分别为:

 

1教学(学习环境):29.5%

教学声誉:15%

师生比例:4.5%

博士与学士的比例:2%

授予博士学位与教职员工的比例:5.5%

机构收益:2.5%

2研究环境:29%

研究声誉:18%

研究收入:5.5%

人均发表量:5.5%

3研究质量:30%

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15%

科研实力:5%

卓越研究:5%

研究影响力:5%

4国际展望:7.5%

国际学生比例: 2.5%

国际员工比例:2.5%

国际合作:2.5%

5、产业4%

师均行业投资的研究收入:2%

专利:2%

 

 

 

 

马来西亚院校排名对比图

 

 

从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出:

 

马来西亚共上榜26所大学,较去年多3所。

国油科技大学、马亚来大学常年位居马来西亚前两位。虽同为201-250区间,但国油科技大学以总分337.7分,超越马来亚大学总分316分。

双威大学进步最为突出,从601-800 区间跃升301-350 区间,提升幅度极大,与国民大学共处第二梯队。

理科大学、理工大学、北方大学排名稳定无变化,处于401-500 区间。

博特拉大学表现并不突出,虽此次排名有所上升,但距离其他前五公立大学仍有差距。

 

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

 

 

国油科技大学在2026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继续保持世界201-250名。同时,还第二次占居全马来西亚第一,全东南亚私立第一大学的地位。这项里程碑体现了国油科技大学在各项绩效领域中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与持续成长。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在产业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跃升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创新与产业合作方面的实力。

 

国油科技大学由国家产业集团创立,服务于业界,持续推动变革性的学习与使命驱动的研究。其根植于丰富多样的业界环境中,这里不仅是工程与科技创新的“活实验室”,更位于东盟的核心地带,展现出其独特的教育与业界发展相结合的领先优势。——UTP公告

 

优势专业:石油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化学工程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通用工程化学地质学、环境、地球与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泰晤士指标分数:

 image.png

 

 

马来亚大学

 

 

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大学,曾培育出五位马来西亚首相、两位马来西亚副首相和一位新加坡总统,以及其他在马来西亚及国外享有盛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科学家等。是一所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属于QS世界百强大学

 

优势专业:医学、工程学、会计与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法律学、商学、环境科学与管理、文学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等。

 

泰晤士指标分数:

 

 

 

双威大学

 

 

双威大学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高等私立学府之一。1986年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受到广泛认可的知名学府。学校拥有超过20种学位和专业文凭课程,包括世界各地著名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并可实现学分转移至英美澳加继续深造。全校现有在校学生9000多名,来自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优势专业:会计与金融生物科技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财务分析财务经济信息科技(网络安全)酒店管理学

 

泰晤士指标分数:

 

 

马来西亚院校完整榜单

 

 

 image.png

 

 

 

上一条: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硕士offer 下一条:这所大学26人上榜,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排行榜